以前,我總認為手工皂不過是拿來洗臉、洗澡,裡面的成分除了油品的好壞會影響手皂的洗感外,其他什麼精油、添加物等等不過只是噱頭,在皮膚上頂多停留幾十秒能起什麼作用。因此,我打皂的基本立場是:用好油,但不多加什麼人家說什麼有效果的添加物。

這個信念,最近起了很大的改變,起因是我拿了兩塊手皂給某醫師。一塊是No.37檸檬香茅皂、一塊是No.38 榛果橄欖皂,但是是沒有加香精。這兩款皂用的油品都是好油,差別只在於一塊是母乳皂,並且加了檸檬香茅精油。

這位醫師是非常敏感的人,可以判別東西的好壞,不像我這個俗人,感覺非常鈍。我問了醫師這兩塊手皂如何?

醫師給我的建議是:No.38 榛果橄欖皂以後不用再做了,No.37檸檬香茅皂則是不拿去賣很可惜。並且說,手皂要做到像阿原的品質不簡單,所以如果要用手皂可以直接買阿原的。

我笑著說,母乳來源不易,要賣貨源很難穩定;而且做奶皂很花時間,我的時間只夠做了自己用或是幫親朋好友打幾鍋,要賣時間成本太高。

得到醫師回覆後,我想,雖然以前我一直認為精油、什麼植物啊的成分只是噱頭,不過看起來真的有差。當然也有可能差在奶皂與否,但受到醫師好評的阿原肥皂就是著重在他的添加物。所以,現在開始,我打皂的基本立場有所改變:除了家事皂外,其餘只打奶皂(會先打一鍋牛奶皂給醫師評鑑一下),精油等等的添加物恐怕還是會加。

以上,給自己一個紀錄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y61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